找到相关内容760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唯识论的价值

    一切有为法一样,刹那生灭,而非永恒不变。三、在每一期生命的每一瞬间,第八识相分中的种子,都在刹那生灭,旧种消失,新种生成。正由于种子刹那生灭,所以转染成净也有了可能性。如果世世代代进修,那么,染种...大乘的修行理论,并提出了自己特殊的一些修行理论和方法。  1、以修行为中心的境行果体系  唯识论出自瑜伽派。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3( T43, p0272c)指出“瑜伽”一词有五种含义:“一与境相应,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3849694.html
  • 浅淡西方净土

    之志,于不可思议劫,意业不起贪嗔痴,不著色声香味触;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。进修,广六度,积功累德,经三大阿僧祗劫,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,自己也圆成了佛果,名阿弥陀佛。  清净庄严...净土行人,已达身心清净,纯善尽美的境界,西为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清净法身所流现。  西方净土的修行方法  (一)净业根本——信、愿、。  西方净土十分殊胜,是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。然而欲生此土,必须具备...

    悟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349705.html
  • 陈鹏释译:唯识四论(2)

    纯净净。精进需勇悍,勇是无法,悍是无懼。自满是进修的最大障碍。佛教认为,达到了无贪、无瞋、无痴三大善根的境界才算是圆满善德,称为「满善」。《成唯识论》中「精进」法是在无贪、无瞋、无痴三大善根之后:...事。所谓「苦苦具」,前一「苦」是指「三苦」(人生痛苦的三种形式,由苦事而生的苦苦,由乐事而生的坏苦,由事物变易而引起的苦),「苦具」是指「三苦」的根源。  七「无痴」,是指明白事理,了解佛法。其功用...

    陈鹏释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250002.html
  •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与日本(1)

    百多年中,檀家遭受寺院勒索的事件屡有发生。从僧侣方面看来,佛教本身意义上的进修已不再成为必要,于是在佛教僧侣中滋生出大批饱食终日、游手好闲之徒。 第二节 排佛思想的兴起  日本思想发展史中,江户...之类,至于能佛理与否,则并不要紧。中国佛教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,却仍能绵延不断的原因便在于此。不过到了晚清,佛教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,亦不能摆脱来自西方文化的强烈撞击和震荡。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压力,究竟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350079.html
  • 略论《大智度论》的净土思想

    ,从中我们得知一行三昧就是实相的三昧。实相三昧的前方便可通过对称名念佛的进修而得。因此,在选择念佛的所缘时,无须执一种所缘境为殊胜。   (三)行净则众生净,众生净则佛土净  菩萨发大愿成就佛道...贯串整个净土修行。由信启愿,由愿导行,在进修次第中,头一步是信,后一步是。在由于净宗超情离见,属佛的果觉境界,于此信入尤难。只要能透过信关,一切将迎刃而解。故净宗称为难信之法。同时,净土思想与般若...

    释法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3250791.html
  • 僧制建设的现代启示

    佛教。”[32]具体来说,大致是:一、革除:革除历代君相利用神道设教的迷信;革除家族化剃度法派的私传产制。二、革改:革改遁隐为进修,化导社会;革改度充奉事鬼神为资生服务人群。三、建设:建设由人而...范泰与僧人慧义之间所发生的辩论也反映了这一情况。范泰认为当时僧人实行“偏食法”(即蹲踞而食)有背中土正坐而食的礼义,便要求僧人改变。慧义认为“如来立戒,是划一之制,正可谨守而,岂容以意专辄改作。”[2]...

    金玉良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450848.html
  • 从天台“六即”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

    ,强调“名字即菩提”12,表明智顗对佛教理论学习的高度重视。  三、观行即。由学习、理解、信仰佛法义理,更进一步地落实到实际的观行活动中,进修,“心观明了,理慧相应,所如所言,所言如所”13,...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  从天台“六即”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  张风雷 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 提要  本文围绕著「顿悟”与“渐修”的关系问题,对天台“六即”义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95094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现代意义

    进修,由此所生善果而自得其利。《利他》,对他人有利,是指为救济一切众生而致力行善。自利也就是自度:利他就是度他,普渡众生。自利利他就是上求菩萨、下化众生的菩萨道。“自觉觉他&...,南北朝隋唐时代广泛流传的《提渭经》说:   “佛言:四时交代,阴阳易位,岁终三覆八校,一月六奉。三界皓皓,五处录籍,众生行异,五官典领,校定罪福,之高下,品格万途。诸天帝释天子、使者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651021.html
  • 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

    可怜他,关房虽然很小,但心里的世界却无尽之宽,宇宙万物都在我心里,只要进修,法喜充满,何苦之有?   但这种心中觉悟的世界,并不是在迷的众生人人所有的境界,大家所依存的世界,仍是一个业力所造的...各位听闻佛法的庄严虔诚上面,看出了我们心理建设的成果。  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: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。   我在要讲本题之前,先说明世界和我们的关系:   儿童依赖父母而生,老人依靠拐杖而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051277.html
  • 天台智者大师的三封遗书解析

      此六’限也。  智者所述的六恨是平生自行化他事业未能圆满的六种遗憾。  第一恨的意思述及人师出家的目的和愿望。他说自己发心之始,就“上期无生法忍,下求六根清净”,因此进修,希望即生获得修证。但...有幸,泰预法门,德  轻微,功业无取,谬为道俗所  知,顾影羞躬,无以自处。上惭  三宝,无兴显之能;下愧群生,  少提拔之力。刻骨刻肌,将何所  补。幸值明时,栋梁佛日,愿赖  皇风,又承众力,将劝...

    心 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951299.html